以下是南投县历届部分县长及任期: 1.李国桢:在1950-1954年、1954-1958年期间任南投县县长。 2.洪樵榕:第三届、第四届任期,在1958-1962年、1962-1966年期间任南投县县长。 3.刘裕猷:第七届、第八届任期,在1972-1976年、1976-1980年期间任南投县县长。 4.吴敦义:在1981-1985年、1985-1989年期间任南投县县长。 5.林宗男:2001-2005年期间任南投县县长。 6.李朝卿:2005-2009年期间任南投县县长。 7.林明溱:2014-2022年期间任南投县县长。 8.许淑华:2022年至今任南投县县长。 以下是南投县地名的由来及概况: 地名由来 南投地名源自平埔族洪雅族支族阿立昆族(Arikun)族语“Ramtau”,以台语音译为“南投”,也有说法认为源自洪雅族Savasava.TausaBata阿里坤支族南群之汉字译音社名“南投社”,汉人将Tausabata摘取其bata译作“北投社”,将其南者对称为“南投社”。 南投县概况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位于台湾省中部,是台湾省唯一的内陆县,县域范围位于北纬23°28'-24°20',东经120°37'-121°25'。东以中央山脉的分水岭与花莲县为界,西以八卦丘陵毗连彰化、云林两县,南以清水溪及玉山支脉与云林、嘉义、高雄等县接境,北以北港、大甲二溪的分水岭向姑大山、八仙及乌溪与台中县为界。 地形地貌:境内山地多平原少,地形以高山、河谷、丘陵和台地为主,山地占83%,其坡度皆在10%以上,平地面积仅占约总面积的5%。台湾五大山系中,中央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等三大山系都在南投,玉山是台湾第一高峰,海拔3950米,位于该县和高雄县、嘉义县三县交界处。 气候特征:属于副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垂直差异明显,年均降水量约30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9.2℃。由于位于中央山脉西斜面,自西向东分为热、温、寒三带,气温垂直变化极大,温度和雨量随标高而有不同,平地乡镇年平均气温是23℃,山地乡镇年平均气温为20℃。 水文水利:境内共分为乌溪与浊水溪二大流域。乌溪发源于南投县中央山脉合欢山西麓,流量丰沛,支流流经县境内埔里、国姓、仁爱、草屯、南投、中寮、名间等乡镇;浊水溪以水质混浊得名,发源于合欢山主峰与东峰间佐久间鞍部,为全省最长河川,支流流经县境内竹山、集集、水里、信义、鹿谷、鱼池、仁爱等乡镇,是台湾水力蕴藏量最丰富的河川。此外,境内的日月潭是由玉山和阿里山断裂盆地积水而成。 人口与民族: 人口数量:截至目前,人口约49万人。 民族构成:主要有汉族以及泰雅族、布农人、邹人、邵人等原住民。 经济发展: 农业:是南投县重要产业之一,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薯、烟草、蓖麻等,还盛产茶叶、柑橘等农产品。 林业: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及相关加工制造业在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 工业:以农林业制造、食品加工、纺织、塑料、金属制品、加工工业等为主。 旅游业:拥有玉山国家公园、太鲁阁国家公园、日月潭国家风景区、溪头风景区等众多知名景点,旅游业较为发达。 文化特色: 原住民文化:南投县是台湾原住民聚居地之一,泰雅族、布农人等原住民文化丰富,包括独特的语言、服饰、歌舞、雕刻等,如泰雅族的织布技艺、木雕艺术等,展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 客家文化:县内部分地区有客家人聚居,保留了客家传统建筑、客家美食、客家山歌等文化元素,客家文化活动也较为丰富。 行政区划:南投县行政区分为1市4镇8乡,即南投市;竹山、草屯、埔里、集集四镇;中寮、名间、鹿谷、水里、鱼池、国姓、信义、仁爱八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