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崆峒区历任区委书记、区长+现任领导班子

级别:正处级
崆峒区历任区委书记(倒序)
刘国军 2024年7月—至今(现任,曾任平凉市委常委、副市长,主抓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2024年推动崆峒山“夜游+非遗”项目落地)
王琳玺 2021年11月—2024年7月(转任金昌市长,任内主导平凉红牛产业链升级,2023年崆峒区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陈 铎 2016年11月—2021年7月(原平凉市委常委,推动崆峒山5A景区提质,2020年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6年前数据碎片化,据地方志记载,2002年撤市设区首任书记为魏其奎,任期至2006年,具体月份待补)
崆峒区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崆峒区历任区长(倒序)
樊对对 2024年12月—至今(现任,2024年12月当选,此前分管农业农村,主导“平凉红牛”智慧养殖基地建设)
刘懿平 2022年10月—2024年12月(因工作变动辞职,任内建成西北最大肉牛交易市场,2023年全区肉牛存栏超50万头)
王韶华 2016年—2021年(具体月份待考,后任武威副市长,推动崆峒区“旱码头”物流园建设,2020年电商交易额破10亿元)
(2016年前数据缺失,2002年设区初期区长为李生发,任期至2010年,详情需地方志补充)
地名由来
崆峒区因境内崆峒山得名。“崆峒”最早见于《尔雅》,一说与周时“空桐氏”部落相关,一说因山体洞穴密布(“崆峒”意为“空洞”),另说与黄帝问道广成子的传说相连。唐代后固定为“崆峒”,北周建德元年(572年)设平凉县,2002年更名为崆峒区,沿用古山名至今。
主要景点
1.崆峒山(5A):道教发源地之一,海拔2123米,以“丹霞地貌+道教古建筑群”闻名,现存唐至清庙宇42处,其中“问道宫”相传为黄帝问道处,2023年新增“星空露营+武术演艺”夜游项目。
2.太统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城区西南最高峰(2234米),保留原始次生林,夏季云海与杜鹃花海并称“陇东一绝”,登顶可俯瞰泾河川道全景。
3.泾河湿地公园(4A):沿泾河打造的10公里生态长廊,栖息黑鹳、大天鹅等28种国家保护鸟类,2024年建成“丝路古渡”文化驿站,复原汉唐漕运场景。
4.柳湖公园(城市地标):始建于北宋,因“柳中湖、湖中柳”得名,现存清代“暖泉”遗址,2022年改造为非遗文化园,集中展示崆峒笑谈、纸织画等10项非遗。
5.安国北魏佛造像(国保):出土于泾河北岸的北周至唐代造像群,现存23尊石佛,其中“一佛二菩萨”造像高3.2米,题记记载丝路佛教东传史。
特产
1.平凉红牛(国家地理标志):崆峒区为核心产区,存栏60万头,肉质大理石纹达3级,“平凉红牛”证明商标为全国首个活牛类品牌,2024年开发冰鲜牛肉、牛骨胶原蛋白等深加工产品。
2.崆峒黄芪(道地药材):六盘山腹地种植的“绵芪”,皂苷含量超国标20%,2023年“黄芪康养茶”入选甘肃文旅伴手礼,年加工产值破8亿元。
3.平凉金果(丝路名产):红富士苹果甜度达16°,果面光洁无锈,2022年“崆峒苹果”出口东南亚,配套建成气调库12座,鲜果季日均外销200吨。
4.羊肉泡馍(非遗美食):以本地山羊肉配饦饦馍,汤浓肉烂,市区“老马家泡馍”传承百年,2023年获评“陇原十佳名小吃”,日均接待食客800人次。
5.崆峒酒(历史名酒):始于明代的“明六醴”酿造技艺,以泾河源头水、当地小麦为原料,2021年“崆峒雅宴酒”获国际烈酒大赛银奖,年产5000吨。
(注:任期数据基于2016年后公开任免文件,景点评级源自2024年文旅部公告,特产信息参考崆峒区2023年农业农村局报告,历史沿革结合《平凉府志》与考古发现整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