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王景育:2021年7月—至今(2019年1月任县长,2021年7月升任书记,现任平顶山市委常委兼县委书记) 丁国浩:2011年12月—2021年7月(2011年接任郑理,后任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24年10月被查) 郑理:2009年5月—2011年12月(2011年12月升任平顶山市副市长,仍兼县委书记至2012年4月) (注:2009年前书记信息需追溯,公开资料可考至郑理,更早如张朝显曾任郏县副书记、县长,后调任叶县,具体书记任期待补充) 郏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郏县历任县长(倒序):李红民:2022年4月—至今(2021年7月任代县长,2022年4月转正,现任) 王景育:2019年1月—2021年7月(2019年1月任代县长,2020年1月转正,后升任书记) 郑理:2004年3月—2009年4月(2009年5月转任书记,任期内推动三苏园保护) 张朝显:1997年12月—2004年3月(历任副书记、县长,后调任叶县县委书记) (注:1986年划归平顶山前属许昌地区,早期县长信息缺失,以上为可考名单) 地名由来: 郏县古称“夹邑”,因周康王时期(公元前1004—前967年)地处成周畿地“夹”区得名。春秋属楚,称郏邑;秦置郏县,以古郏邑为名,沿用至今。北宋苏轼、苏辙葬于境内莲花山,苏洵衣冠冢相伴,形成“三苏园”,成为郏县文化符号。元大德八年(1304年)复置郏县,明清属汝州,1986年划归平顶山市。 主要景点: 1.三苏园(国家4A级):北宋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父子陵墓,含三苏祠、广庆寺,保存宋代碑刻49通,2023年新增“东坡文化沉浸式体验馆”,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2.临沣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罕见红石古寨,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寨墙、古宅、水系完整,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寨”,2024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示范案例”。 3.郏县文庙(全国重点文保):始建于元至和元年(1328年),中原现存规模最大县级文庙,保存大成殿、棂星门等古建筑,藏有唐代吴道子《至圣先师像》碑刻。 4.姚庄回族风情小镇:金镶玉非遗发源地,体验回族美食、手作金镶玉,2023年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年举办金镶玉文化节、美食节。 5.青龙湖湿地公园:北汝河生态核心区,占地1200亩,含花海、栈道、观鸟台,2024年新增水上演艺“郏邑夜话”。 特产: 非遗与地标:郏县大铜器(国家级非遗,百人铜器舞)、姚庄金镶玉(金银错工艺,故宫文创合作品牌)、郏县红牛(全国八大良种牛,雪花牛肉获“中原第一牛”称号)。 美食:郏县饸饹面(百年老字号“马鸿兴”,牛骨汤配荞麦面)、三郎庙茶(唐代贡茶,炒青工艺传承)、豆腐菜(羊骨汤炖豆腐,配辣椒油)。 工业特产:铸铁锅(年产7000万口,占全国2/3,“郏县造”出口东南亚)、唐钧瓷(高温窑变,2023年复原宋代“雨过天青云破处”釉色)。 生态农产:山儿西烟(全国四大名烟,明清贡品,尼古丁含量低)、冢头蓝河腐竹(黑豆制作,无添加,2022年获“河南老字号”)、红牛酱牛肉(非遗工艺,真空包装畅销)。 (注:郏县以“三苏文化+古寨+美食”为核心,特产融合非遗与现代农业,数据截至2024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