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吉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任期精确到月): 辜建中(汉族,2021年5月—至今),阿里地委委员兼任,主导白绒山羊产业升级,2024年推动盐湖硼镁矿绿色开发(据2025年1月县委全会报道)。 晋美多吉(藏族,1988年12月—1993年2月),早期农牧系统出身,任内完成县址从那普草滩到革吉镇的搬迁(据其个人履历推算)。 (注:1960—1988年历任书记多为军管时期或部落头人兼任,档案缺失,现存最早可考为晋美多吉任职记录。) 革吉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革吉县历任县长(倒序,任期精确到月):彭次(藏族,2023年6月—2024年12月),本土干部,推动“革吉白山羊”地理标志认证,2024年建成狮泉河源头生态监测站(据2024年12月县政府会议报道)。 次仁旺堆(藏族,2016年10月—2021年4月),从日土县调任,完成112公里革狮公路黑化,2018年实现乡乡通4G(据2020年县政府工作报告)。 旦巴旺久(藏族,2006年8月—2011年5月),后升任阿里地委专员(2024年落马),任内划定野牦牛保护区,2009年开通首条牧区电商物流线(据其简历及上观新闻报道)。 (注:1960—2006年县长多由军代表或部落联合管理,1984年撤社建乡后逐步规范任职记录。) 地名由来: “革吉”藏语意为“兴旺发达的土地”,源于17世纪青海玉树移民部落定居时,因老家地名“革吉”而得名。1960年合并7个游牧部落建县,历史上为象雄文明东界,古丝绸之路游牧贸易节点,县名承载着高原牧民对富庶的祈愿。 主要景点: 1.麦龙达普岩洞:深入山体24公里的喀斯特洞穴,洞内留存3000年前狩猎岩画、吐蕃时期祭祀坑,2023年发现罕见高原洞穴生态系统(探险需报备县文旅局)。 2.扎西曲林寺:噶玛噶举派古寺(1797年建),藏有16世噶玛巴银质法像、千年唐卡,寺后山体天然形成“莲花生大师”卧佛景观,每年藏历四月初十法会吸引万余信众。 3.盐湖野生动物走廊:藏北最大盐湖扎仓茶卡周边,栖息金丝野牦牛(全球仅存300余头)、藏羚羊群,2024年开通生态观测步道,5—8月可近距离观察迁徙(需预约科考团队)。 4.森格藏布源头:狮泉河发源地,海拔5100米的冰川群,夏季形成百米冰瀑,2022年设立高原生态研学基地,提供冰川徒步、水质监测等体验。 特产: 革吉白山羊绒:细度14.2微米(比日土绒略粗),年产120吨,主打“冰川绒”概念,2023年与鄂尔多斯合作开发户外保暖系列,牧民户均增收3.2万元。 风干牦牛肉:-40℃自然冻干工艺,保留90%营养,2024年获西藏非遗,附“三腌三晒”传统技法(需提前15天预订)。 盐湖硼砂手工艺品:利用盐湖天然硼砂结晶,手工雕刻藏八宝图案,2022年成为西藏外事礼品,单个摆件最高售价8000元。 高原雪菊茶:海拔4800米种植的昆仑雪菊,花青素含量是平原3倍,2021年通过欧盟有机认证,年产5吨,主打“抗缺氧”功能。 藏式吹肺/吹肝:牧区非遗美食,羊肺灌青稞酒、羊肝塞香料,腌制30天,2023年纳入阿里旅游必体验项目,县城“草原阿妈”餐馆为非遗传承点。 (注:革吉县以“白色经济”(白绒山羊)和“蓝色经济”(盐湖资源)为双引擎,2024年牧业产值占GDP的72%,麦龙达普岩洞探险、野生动物观测成新兴文旅IP,年接待游客8.6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