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介绍
王安石戏作谜语这是一篇文言文出自《豚斋闲览》,主要讲的是王安石出的一则谜语,因为这段话是用古文记载,记载了王安石与友人两人互猜谜语的典故,可谓是妙趣横生,创意十足。王安石插画引原文:王荆公戏作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吉甫解云:“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译文:王荆公就是所谓的王安石,一天他出了一个谜语,谜语是这样的:画时它是园的,写作的时候它是方的,到了冬天它就是短的,夏天的时候它又变成了长的。吉普听完后一下就解开了谜题,他说道:东海里生活着一条鱼,这条鱼它没有头也没有尾巴,如果再剃掉它的脊梁骨,得出来的东西就是你说的这个谜语的谜底了。吉普没有直接就讲出谜底,而是用了另外一个谜语来解这个谜语。王安石戏作谜语的谜底就是日。说起“日”字不就是王安石说的么?日用图像表示的时候是圆圆的,写出来的“日”字是方的,太阳的长短和季节有关,冬天是日短夜长,夏天是日长夜短,所以日不也是冬时短,夏时长。再说吉普的那个谜语,东海有鱼,没有头也没有尾巴,取“鱼”字,去头去尾就是“田”字,在除脊梁骨,那就是“田”字去一竖,去完就是“日”,也就是王安石谜语的谜底了。王安石戏作谜语这个典故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文字功底也可看出古人的业余生活方式,吟诗作对,作谜猜谜,可谓是另外一种言情雅致。王安石逸事何为逸事?逸事就是在正史文献中没有记载的事件,大多是指古代名人的事迹且不为世人所知的。王安石这个北宋名人也有许多逸事,在资料中没有记载,但是在民间却被人们口口相传。下面来个王安石寻求生花笔的故事。王安石画像王安石从小就颇有才志,虽然天资聪慧但是更是勤于苦读,青少年时期王安石就挑着书箱,到他乡求学,拜读于名师杜子野的门下,在老师的指导下,王安石进步飞快。一日,王安石在读《开元天宝遗事》的时候得知大诗人李白的笔曾经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从此以后,李白就变得才华横溢,所作作品美誉天下。王安石于是就拿着书去找老师。王安石问老师道:真有生花笔吗?杜子野告诉王安石:真的有生花笔,但是这个生花笔是要找的,有些笔头能长出花来,有的则不能,而且这个是用肉眼无法识别的。王安石:那先生你能给我一支生花笔吗?老师则拿出一大摞毛笔来交给王安石,这里共有99支毛笔,有的是生花笔,有的则不是,没人知道哪支是生花笔,只有靠自己寻找。王安石若有所思,老师继续讲道:拿这些笔去写文章,写完一支再写一支,终有一天能找到这支生花笔的。王安石于是就拿着这些笔回去了,此后王安石每日苦读,勤练文章,写完98支剩下最后一支了。那天晚上,王安石照样写作,写到《策论》时,突然发现文思潮涌,不一会就写出了一篇好作品,王安石就这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花笔。此后,王安石不断的学习写作,终于考中进士,还创作了许多千古佳作,被后人所称颂。王安石是个怎样的人要论王安石是个怎样的人,历史对于王安石可谓是褒奖不一,王安石确实为北宋王朝的经济做出了杰出贡献,王安石的新法让整个北宋的财政得到了提升,但是王安石却也加速了整个北宋的灭亡,究竟王安石是个怎样的人呢?王安石塑像王安石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他的拗脾气可是出了名的,从好的一面讲这是一个人的原则,不论外界因素怎么样都不改变立场,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讲王安石不听人劝,一味的坚持错误的原则也不止悔改,从而酿成了大错。王安石是一个不听人劝的人,而且在他的世界中容不得反对的声音。变法推行后,许多反对者站出来弹劾新法,弹劾王安石,上书新法不利民。王安石知道后,就向神宗拿了一份反对者名单,按照这份名单王安石做了一个举措就是党同伐异,不同意变法的人都被流放出了京城,拥护新法的人在王安石的举荐下得到了重用(不论此人人品如何,能力如何,只要同意都能平步青云)。当百姓上书抱怨新法时,王安石则信誓旦旦的告诉神宗:民言不足畏,意思就是老百姓的话可以不用听,他们讲的都是废话。变法变法就是以民为本,民的需求都可以不考虑了,王安石就是在自己认定的事情下,不允许别人对其做法的半点怀疑与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最终结局是国家富了,老百姓被压榨穷了,这从本质来说变法就已经失败了。千古一相王安石《千古一相王安石》是一本书的书名,由史钧执笔创作,鹭江出版社刊印出版,此书已在2008年12月1号正式出版发行,是一本16开的书籍,官方定价35元,在各大书店均有销售。这本书以通俗流畅的语言文字叙述了北宋名人王安石的一生,将其生平事迹,所作所为都有了详细的叙述与记载,是一本关于王安石的百科全书。千古一相王安石封面《千古一相王安石》对王安石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及叙述,王安石在北宋不仅是文坛上的名人,更是政治上的名人。在文坛上,王安石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佳作,被后人所赞扬学习,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坛上,推行王安石变法,以改革家的身份而名垂青史。北宋中期,兵不强国不富,可谓是内外交困,面对这种局面改革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宋神宗即位,王安石受到了重用,被任命为宰相,从此王安石便开始了一场全面的社会改革运动,这场改革涉及面广,涉及到整个北宋的工商农,政府系统管理,人才教育培养,社会治安,军事整顿等领域,可谓是涵盖了整个社会体系。经过一些列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王安石被罢免相位,变法也被废除。但是这不能否认在封建王朝,王安石变法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创新新改革。在书中,更是为王安石澄清罪名,因为王安石变法在后世被人所曲解所误会,王安石也成为了千古罪人和乱国者。《千古一相王安石》站在历史的角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改革家王安石,更是为其正名声。王安石晚年王安石辞去官职后就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纵情于山水间,流连于大自然中,从其作品就可以发现。1076年以前,王安石的作品大都是咏史诗,政治诗,1076年后,其作品主旋律为写景的作品颇多,其晚年时期更是与佛教禅宗密不可分。王安石画像1076年,王安石二次罢相,罢相后的王安石又去任了判江宁府,但是一年后就又辞职不干了,此后王安石才与政坛彻底告别,为自己建了个半山园,从此开始了自己的隐居生活。这段期间,王安石骑着小毛驴,身后带着老仆人,一主一仆一驴漫走在田野上,游走于山村间,闲暇之余吟诗作对,念佛诵经,可谓是清心寡欲。王安石早年时期就结识了一大批的高僧,与觉海禅师有着很好的交情,但是后来王安石官至宰相,两人在渐渐疏远,待王安石归隐后,两人关系逐渐好转。王安石是老年丧子,这对于他的伤害是很大的,王安石将儿子的祠堂建在江宁钟山的宝公塔内,王安石每每去那里悼念亡儿,1084年,王安石大病了一场,这场病后将自己的住所也改成了寺庙,称半山寺。不仅如此,王安石还为女儿作诗一首《楞严新释》,这首作品就是劝诫其把佛法作为解脱,从佛法中悟得真理。王安石的晚期作品中有大量的禅理诗,如《梦》、《读《维摩经》》等,都是王安石诗兴蝉趣的证据。王安石晚年可谓是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生活闲适。王安石年谱何为年谱?年谱就是按照年月将某个人的一生所作所为进行记录叙述,并通过编年体裁的形式进行记载。年谱主要是其记载的人为主要核心,然后以年月为经纬,然后将其一年中发生的大事活动进行介绍,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年谱,到清代时期,年谱的使用达到了鼎盛时期。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王安石年谱。王安石画像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人物,北宋已经开始有了年谱的普及。1021年,也就是宋真宗天禧五年辛酉,王安石一岁11月12日于江西抚州出生1030年,仁宗天圣八年庚午,王安石10岁王安石父亲王益调到韶州任殿中丞知,王安石随其前往。1033年,明道二年癸酉,王安石13岁王安石随同其父亲回到抚州临川参加祖母的葬礼1036年,景v三年丙子,王安石16岁服丧期满,王安石父上京,王安石随同。1037年,景v四年丁丑,王安石17岁王安石父任通判,王安石随同。1039年,宝元二年己卯,王安石19岁王安石之父,在任上去世1042年,庆历二年壬午,王安石22岁王安石参加科举中进士,同年任职淮南节度判官。1046年,庆历六年丙戌,王安石26岁任职期满,王安石不愿上京升值,自愿请求担任鄞县知县。1051年,皇v三年辛卯,王安石31岁任舒州通判1054年,至和元年甲午,王安石34岁此后王安石不愿出仕,直到九月任群牧司判官。1057年,嘉v二年丁酉,王安石37岁在常州任职太常博士1058年,嘉v三年戊戌,王安石38岁再次升职,任判官1061年,嘉v六年辛丑,王安石41岁王安石为工部侍郎,同时身兼多职1063年,嘉v八年癸卯,王安石43岁王安石母亲去世,葬于江宁。1067年,治平四年丁未,王安石47岁为翰林学士1068年,神宗熙宁元年戊申,王安石48岁宋神宗召见,入京1069,熙宁二年己酉,王安石49岁任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推行新法1070年,熙宁三年庚戌,王安石50岁提拔了一大批新人,如韩绛等人,推行保甲法。1072年,熙宁五年壬子,王安石52岁推行保马法和市易法1076年,熙宁九年丙辰,王安石56岁其子去世,王安石被罢相,任判江宁府1078年,元丰元年戊午,王安石58岁被封为舒国公1080年,元丰三年庚申,王安石60岁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1084年,元丰七年甲子,王安石64岁将其居住的半山园改建为寺庙1085年,元丰八年乙丑,王安石65岁宋神宗去世,新皇登基,王安石变法被废除1086年,哲宗元v元年丙寅,王安石66岁病逝,享年66岁。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