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宋人喜欢在“粉壁”发帖

历史故事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guoxuewenhua/58256.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2023-03-281世界首部茶学专著:陆羽《茶经》启示2023-03-282北京古城门中的节气元素:二十四节气的相互交融2023-03-233古代文人的雅趣生活2023-03-234中国古代人的穿衣服“品”位2023-03-235《茶经》开创了一代饮茶风气2021-09-076古代当“老师”也要有 “从业资格证”2021-09-077史前社会、黄帝、尧、舜、禹2021-09-078春秋2021-09-079中国古代“公车腐败”也常见2021-09-0710乾隆年间的拐卖儿童案:人贩子在审理中被百姓打死2021-09-0711杀将夺权:楚霸王项羽最初的崛起之路(图)2021-09-0712古城南京大事年表2021-09-0713唐朝官员巧用“测谎术”智救名将李靖一命2021-09-0714“必恭必敬”与 周幽王2021-09-0715唐朝吃丹药中毒而死亡的五位皇帝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中国历史朝代介绍

宋朝没电脑, 没互联网, 但宋朝有粉壁, 照样可以“发帖”。 《水浒传》三十九回, 宋江独自一人倚栏畅饮, 不觉沉醉。 忽然作了一首“反诗”《西江月》, 于是, 唤酒保拿来笔砚, 乘着酒兴, 磨得墨浓, 蘸得笔饱, 在浔阳楼的白粉壁上挥毫便写。 粉壁, 用石灰水刷白的墙壁。 在古代就是“平面”媒体, 您没事儿、 得闲、 或者兴奋、 或者郁闷, 都可以在寺壁、 驿壁、 屋壁、 桥墩儿上面直接“发帖”, 称为题壁。 南宋有个敖陶孙, 在杭州三元楼题壁讽刺宰相韩侂胄, 诗没写完, 就被特务发现, 一班衙吏来追捕, 幸亏他警觉性高, 立马化装成酒店服务员, 一口气逃到福建, 躲过了一劫。 如果您是酒鬼, 没钱, 但才气够高, 不妨在酒店题壁。 宋初, 苏州许洞是位名士, 无酒不欢。 经常从酒坊赊酒, 日积月累, 酒债渐多, 只好在酒坊墙壁上“作酒歌数百言”, 引得粉丝云集, 边观赏边喝酒, 酒坊获利数倍, 大手一挥, 酒债全免。 淳化三年冬, 兴国寺的牡丹, 反季节盛开, 富丽堂皇, 游人如织。 某老妓趁机自我推销, 在墙壁发帖: “曾趁东风看几巡, 冒霜开唤满城人。 残脂剩粉怜犹在, 欲向弥陀借小春。 ”此帖风靡一时, 老妓又“车马盈门”, 走红了好几年。 粉壁发帖, 也讲究互动。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说, 高宗赵构漂泊几个月, 终于定都杭州, 南宋开始。 皇帝就像块吸铁石, 引得四方士民商贾纷至沓来。 官府开张, 朱红大墙, 焕然一新。 有好事者题壁一联, 云: “钤辖诸道进奏院, 详定一司敕令所”, 意思就是这院子乃政府衙门。 但网民及精明的江湖郎中、 中医世家、 卦师不这么看, 他们窥见了此中商机, 有人坐沙发, 写下“王防御契圣眼科”, 然后有人跟帖“陆官人遇仙风药”。 此起彼伏, 帖子火了!比如“乾湿脚气四斤丸, 偏正头风一字散”, 比如“三朝御裹陈忠翊, 四世儒医陆大丞”, 一共有几十幅对联, 成为杭州城一面免费的宣传栏、 风景线。 北宋初, 扬州有个通判王琪, 在大明寺题壁发帖, 被宰相晏殊看中, 从而累官至侍从。 仁宗朝和神宗朝, 有个卢秉, 题壁诗打动了王安石, “立荐于朝”, 几年工夫, 就成了部级干部。 王钦若早年落魄, 寄人篱下。 某次, 他在屏风上题写的一联诗, 被还是太子的真宗赏识, 千里驹啊, 真宗步步提携老王, 一直提携他做了宰相。 当然, 这种飞黄腾达的几率类似中大彩, 几千万分之一。 中国新闻网
专题推荐>>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