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康熙与天花疫苗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朝代介绍

疫苗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接种疫苗是公民对自身健康的保护, 也是对群体防控传染病应尽的义务。 近日, 山东省济南市庞氏母女非法经营疫苗案持续发酵, 引发极大关注。 其实, 疫苗最早起源于中国。 早在公元4世纪初, 东晋葛洪所著《肘后方》中, 就有关于以原始"疫苗""以毒攻毒"防治狂犬病的记载;清初, 康熙更十分重视天花疫苗的推广。 凶恶瘟神——天花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它是所有瘟疫中最为凶恶的一种。 正常人一旦接触患者, 几乎无不遭受感染。 即使侥幸不死, 也免不了在脸上长满麻点。 这种传染病很早就已开始危害人类。 史册上多次记录了天花大规模流行的悲惨情景, 人们曾经无奈地称它为"死神的忠实帮凶"。 考古发现, 公元前12世纪的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木乃伊上曾出现天花病菌。 846年, 在入侵法国的北欧维京人中, 突然天花大暴发, 维京人的首领只好下令, 将所有的病人和看护病人的人统统杀掉。 这种可怕的手段, 是当时唯一可以扑灭天花的措施。 1555年, 墨西哥天花大流行, 全国1500万人口中, 死了200万人。 16-18世纪, 欧洲每年死于天花病的人数为50万, 亚洲达80万。 18世纪, 天花在欧洲暴发, 全球死亡人数超过1.5亿。 天花约是在公元3世纪, 即魏晋时期, 从南亚、 东南亚传入我国, 此后, 就由南向北蔓延。 晋代葛洪的《肘后方》称天花为"虏疮",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称其为"豌豆疮(痘疮)", 明确以后则称为痘症。 明清时期儿科疾病以天花这种传染病最为猖獗。 据中医文献专家的统计: 明清两代可以查考的200余种、 约600余卷的儿科专籍中, 专论痘疹的专书即占120余种, 320余卷, 痘疹类的传染病成为儿科医家研究和防治的重点。 痘疹凶猛, 谈痘色变直到清初, 天花依然被视为不治之症。 而整个清朝时期, 天花曾多次泛滥, 为害生灵。 清史上多起清宫疑案也与它有关。 清初, 中国北方痘疹流行, 北京城内此病尤其猖獗。 来自关外的满族, 对痘疹缺乏免疫力, 更容易被传染, 因此导致死亡者无数, 清初统治者谈痘色变, 千方百计地避痘, 并采取各种措施, 阻止痘疹的蔓延。 由于原本满族出痘者不多, 而进入北京之后, 很多却因出痘而死亡, 因此他们认为是汉族人传染所致。 于是命令, 民间出痘者, 立即逐出京城20里。 民间百姓之子女出痘者, 多含泪将婴儿遗弃在路旁, 让其自生自灭。 在多尔衮摄政时期, 曾经在防止痘疹蔓延方面做出严格的控制, 对外城感染天花的汉人, 一律驱逐到远郊区。 顺治帝亲政之后, 采取相对缓和的措施, 改为在痘疹患者家庭周围拉绳, 设立隔离区。 不过, 顺治十二年(1655年)春, 痘疹流行, 顺治帝也采取了将患者驱逐到边远郊区的措施。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