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明朝科举考试“分区划线”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朝代介绍

随着洪武三十年“南北榜”糊涂案的落幕, 明王朝“南北分榜”的考试制度也就此确立下来, 在其后的时日里, 它不断被修正, 到明朝中期, 终变成了“南榜”“北榜”“中榜”(安徽以及西南诸省)的划分方式。说到朱元璋的统治, 有一个名词不容回避——残暴。残暴的方式, 就是屡兴大案。历史学界, 很早就有“洪武四大案”之说。所谓四大案, 即空印案、郭恒案、蓝玉案、胡惟庸案, 简单的名词后面, 是千万颗人头落地。四大案中, “空印案”和“郭恒案”都是贪污腐败案, 前者因官员使用盖有官印的空白文书, 激起朱元璋震怒, 前后株连数万人。后者因户部侍郎郭恒贪污官粮, 再次兴起大狱, 株连上万官员。“蓝玉案”和“胡惟庸案”都是谋反案, 受牵连的大多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 前后十余年, 屠戮上万人。桩桩案件, 皆是血雨腥风。但要论对后世的影响力, “四大案”中不论哪一桩, 都有限得很。“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无数, 朱元璋的本意是为他的后人“接班”扫清障碍, 谁知事与愿违, 反导致即位的建文帝无将可用, “靖难之役”中败给了朱棣。至于“空印案”和“郭恒案”的目的, 则是为了整顿吏治, 扫清腐败, 然而即使在当时, 面对贪官屡杀屡不绝的情况, 朱元璋本人也曾感到绝望, 发出“朝杀而暮犯”的悲叹。而后明王朝吏治腐败, 贪污横行, 或许更是朱元璋生前想不到的。然而却有这样一桩案子, 论株连人数和规模, 皆无法与“四大案”相比, 但案件产生的影响, 却远比四大案深远, 不但终明一世, 甚至波及今日。这就是发生在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的“南北榜案”。一南北榜案, 又称刘三吾舞弊案, 与四大案“公说公有理”的争议不同, 这桩案子, 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冤案。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 正笼罩在“蓝玉案”血雨腥风中的明王朝, 迎来了其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 在这个蓝玉案株连甚众, 无数官员落马的非常时期, 此次科举的结果, 也无疑将对朝局产生微妙的影响。正因其重要性, 在主考官的选择上, 朱元璋煞费苦心, 经反复斟酌, 终圈定了78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刘三吾在当时可谓大儒, 此人是元朝旧臣, 元末时就曾担任过广西提学(相当于教育厅厅长), 明朝建立后更是多有建树。明王朝的科举制度条例就是由他制订, 明初的刑法《大诰》也是由他作序, 此外他还主编过《寰宇通志》, 这是今天中国人了解当时中国周边国家的百科全书。他与汪睿、朱善三人并称为“三老”, 《明史》上更说他“为人慷慨, 胸中无城府, 自号坦坦翁”, 可谓是人品才学俱佳的士林领袖。选择他为主考, 既是朱元璋对他本人的认可, 也是朱元璋对这次科举的期望。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