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状元可以从皇帝专用的中门出城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朝代介绍

大明门城头变换大王旗按照明朝人的理论, 这座皇城一共有六座城门。 明末太监刘若愚在自己的《酌中志》一书中提到皇城的正南门是大明门, 这座城门可以算得上是明朝的“国门”, 从门的命名上就非常不俗: 以国号为名。 后来到了清朝, 这里被改称为“大清门”, 延续了自己国门的地位。 而后来的中华民国, 则将其改称为“中华门”, 同样是利用了国号。 这里不得不提一提1917年的张勋复辟, 他率领着自己的辫子军“光复”了清王朝, 这之后的十二天中, 大清门真的是见证了“城头变换大王旗”的历史事件。 话说张勋复辟之后马上派人把中华门的匾额摘下, 换成原来的那块“大清门”匾额。 搭架子的工人们换好匾额后, 并没有撤换脚手架。 而这场复辟闹剧也确实只上演了十二天后就以失败而告终。 大清门的匾额, 虽然已经破旧得掉了一块漆皮, 又被重新更换回了中华门。 脚手架也自然不用拆了再搭了。 如今这座城门已经不复存在了。 其原址上现在是毛主席纪念堂。 长安左门见证科举发榜盛况从大明门往北, 沿着千步廊走过去, 就到了承天门(即今天的天安门), 承天门东侧为长安左门, 西侧为长安右门, 长安左门附近都是一些文职机构。 而长安左门外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事件的发生地, 那就是科举发榜。 清代的科举考试中的会试, 大多是在开春的阴历二月或三月举办。 这时候为了照顾考试的举子们, 政府都会派发棉衣、 姜汤和茶饼, 有时候还会配给一些粥饭, 以抵御北方寒冷的天气。 说实话, 那时候的考试, 着实还是需要毅力的。 以首都北京为例, 无论乡试还是会试都在贡院中举行, 里面是9000多间像牢房一般的“号舍”, 这些应试者们要经历三大场考试, 每场三天。 这九天考试过程中考生们只能在号舍里面吃喝拉撒睡。 而且按照考试制度, 号舍还必须得锁门。 这一锁了门想要出来就难了, 因此这里最怕的就是火灾。 明正统三年, 北京贡院着了一次火, 一下子烧死了九十多名应试的考生, 当时的英宗皇帝给每个遇难的考生配备了一口棺木, 并将他们集体掩埋在朝阳门外, 给这座集体墓葬起名: 天下英才之墓。 经历了会试的选拔之后就可以进入到殿试了。 这是最后一道关, 命题人是皇帝, 阅卷的老师们也都是内阁大学士, 考试地点在紫禁城内。 考试前一天, 大学士们拟出几道考题, 由皇帝从中选定, 然后刊刻印刷试卷。 第二天考生们考完试, 试卷要进行弥封和誊录。 避免通过辨认笔迹来走后门。 之后就是在内阁的满本堂这间屋子里进行阅卷。 和现在的考试非常类似的是试卷的后面还要贴上一张白纸, 签上阅卷人姓名。 这些试卷经过大家的品评, 选出前十名, 用黄签写上一到十名贴在试卷上进呈御览。 最后由皇帝选出一二三名, 当着皇帝的面由大学士们填写在相应的试卷上, 然后他们便拿着这十份top10试卷回到内阁, 进行拆封。 最后的工作就是填写金榜了。 这次考试如果拿了第一名, 那就是高中状元了。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