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桂英(1910~1979),女,凤县红光乡磨湾村人。1953年加入中国0,曾任磨湾大队妇女主任、副大队长、公社党委委员等职。 邵桂英一生勤劳朴实,热爱集体,工作踏实。曾先后被评选为省和全国妇女社会主义建设先 ...
李永源(1892~1969),排行第五,人称李老五,凤县黄牛铺三岔河村人。 青年时期拜当地名医赵昆山为师,潜心学医,三年后出师,行医乡里。专长中医外、骨科、掌握了三仙丹升炼技术,对内、妇科杂症的诊断、立方 ......[点击查看]
赵德懋(1908~1935),又名茂亭,字勖承,凤县双石铺傅家碥人。1915年入私塾,1922年入凤县高等小学校,1924年考入陕西省单级师范学校。1925年7月,省城掀起驱除军阀吴新田的斗争,他和进步师生一起参加驱吴。1926年4 ......[点击查看]
赵廷壁 赵廷壁,字谷伯,凤县平木人,清光绪年间拔贡,曾任富平县教谕,凤县凤翼书院山长。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贡生段凤仪在凤翼书院旧址,创办凤县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同盟会员刘乐天任教习, ......[点击查看]
赵西山(1891~1936),名鼎中,字西山,凤县唐藏乡人,清邑庠生。民国初年,在乡创办民团御盗,后在县署任职。因顶撞县知事遭祸,愤然远走外省,加入同盟会,奔走粤、陇、蜀、京、沪各地,联结志士,宣传革命。1922年 ......[点击查看]
杨维滋(1886~1952)字玉轩,排行第四,人们尊称“杨四老爷”。凤县双石铺乡西庄村人。汉中联立中学毕业。20年代任凤、留两县联防团总。1921年与郭秀山、李恒昌创办双石铺女子小学,1934~1936年任双石铺初级小学校长 ......[点击查看]
赵昆山(约1860~1944),原籍四川,1908年来凤县,定居于黄牛铺宽滩村。他精于医道,擅长外科、骨科,乐于治病扶伤。村人受伤或骨折,即予敷药正骨,多有奇效,因而名声远扬,许多枪伤、刀器伤和各类骨折患者,均慕 ......[点击查看]
王麟阁,凤县平木人,清末秀才。一生从事中医,为民解除疾病痛苦。长期行医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临床经验,并收集民间单方、验方,以一生心血,撰写《验方不求人》一书,自费出版,赠送亲友,为后人留下宝贵的 ......[点击查看]
刘少云,(1889~1943),名宪章,字少云,凤县凤州人。其父刘正高,湖北省随县人,清末以军功加提督衔,赏穿黄马卦,实授汉凤营游击,终于任所。母党氏陕西三原人,系辛亥革命陕西元老党自新之姑母。少云受党自新革命 ......[点击查看]
陈宏伟(1966~1986),曾用名行宏伟,生于凤县双石铺镇。1972年入学读书,1985年高中毕业,同年10月应征入伍。新兵训练中,不怕艰苦,努力学习军事技术,受到连队嘉奖。训练结束,被分配到有线电话班,为掌握过硬本领 ......[点击查看]
孙永生(1946~1967),河南省杞县人。1965年1月应征入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凤8318部队二- 士。1967年4月21日,部队在黄牛铺公社长桥大队方家湾生产队执行任务时,为奋力抢救一落水妇女而光荣牺牲,时年21岁。 ......[点击查看]
马映选(1908~1970),字骥伯,回族,凤县凤州人。陕西省立第二中学毕业,1931年又在陕西省公路局公路人员养成所学习,1932年回县任西街小学教员。1933年2月奉陕西省建设厅调令,参加汉(中)白(河)公路测量及施工 ......[点击查看]
徐家成(1918~1991),徐造祯之子,自幼随父学习草医草药,继承父业。 徐氏父子接骨用药,系以生长在本县浅山、路旁、水沟、荒坡上的刺龙包、千里光、野菊花,铁干蒿、水芹菜、夏枯草为原料组成。原为秘方,不 ......[点击查看]
崔四,凤州人,本名崔世斌,字延年,号筠亭,因排行第四,人称崔四。祖籍华县,其先世于清嘉庆年间移居凤州。后家道渐裕,人口众多,凤州西街两侧,多属他家房屋,故有“崔半街”称号。同治初年,祖孙五代同居,大门 ......[点击查看]
翟象仪(1890~1950),字威如,凤县凤州人。汉中联立中学及陕西省立单级师范学校毕业,历任凤县留凤关县佐,县立高等小学教员、校长、县教育科长等职。 翟象仪生活俭朴,严于律已,勤谨治学,数十年如一日。对一切 ......[点击查看]
邵桂英(1910~1979),女,凤县红光乡磨湾村人。1953年加入中国0,曾任磨湾大队妇女主任、副大队长、公社党委委员等职。 邵桂英一生勤劳朴实,热爱集体,工作踏实。曾先后被评选为省和全国妇女社会主义建设先 ......[点击查看]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十大元帅
开国元勋
开国少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上将
开国大校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