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清(1914~1977) 又名姜太余,汉王城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为躲避拉丁,逃往镇安县甘岔河阮家纸厂帮工;民国二十四年(1935)10月参加红军74师。当时,红军主力离开陕南,形势十分险恶,姜子清跟随部队在鄂豫陕根据地坚 ...
刘兰田(1876~1925) 原名玉相,毛坝关盘厢河口人。清末随父行船于四川万源县大竹河至湖北汉口之间。因受兵匪欺榨,于宣统二年(1910)联络当地船户及居民成立“哥弟会”,同年秋更名同心团, 以“习武抗匪”为宗旨。民国初 ......[点击查看]
田梓桂(1924~1983) 本县城关人。自幼聪颖,喜好戏曲。17岁时,与正旦演员杜建德(艺名杜玉华)结婚并随其入同心社戏班学艺。同年在瓦房店首演成功,成为本县最早的职业女艺人。工行小旦、彩旦,先后巡回于紫阳、安康、汉 ......[点击查看]
汪彩凤(?~1937) 原名汪凤学,又名汪陆林,本县瓦房店人。清咸丰十年(1860)入安康 “瑞仁班”学艺,为彩字派。他工行大丑,有“兴(安)汉(中)一把丑”之誉。一生演出汉调二簧传统剧目近百本(折)。其中《龙凤旗》、《大桑 ......[点击查看]
杨家坤 号松泉、道光元年(1821)举人,被选授临潼县教谕,因侍奉老人未就任。后被聘任东来书院讲习,多有成效。兴安知府徐栋赠匾:“仪型桑梓”;广东兵备道高建瓴题联:“周夫子程夫子吾道其南端赖龟山夫子,张紫阳朱紫阳学 ......[点击查看]
钟又可(1909~1942) 原名日新,祖籍湖北,清代移居紫阳,先在铁佛寺,后定居于小河罗家坪。因家贫,幼时仅读私塾4年,年稍长即学割漆,并兼作道士。民国十七至二十一年(1928~1932)间,本县东南部六、八道河(含洄水湾、小河 ......[点击查看]
夏析藩(1900~1932) 绕溪河岩峰包人。民国十八年(1929)毕业于陕西省立第三中学。其家乡居民,以庞、靳、刘、夏4姓为大族,族间常有武力争斗。夏析藩回乡后,组织各姓联合抗匪,缓和了矛盾。后又受乡绅推举组建民团。二十 ......[点击查看]
储茂章(1892~1965) 本县双河口人,民国八年(1919)随父储春庆迁居西乡私渡河务农,并在当地娶妻。二十一年(1932)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西征进入陕南,储茂章因-返紫阳避居月余再至西乡,经 陈定乾介绍,于次年初参 ......[点击查看]
杨安荣 原名杨德娃,生卒年不详。原籍本县城关,后移居汉阴涧池铺。年轻时即爱好文艺,十五六岁时因参与灯节玩彩莲船遭母斥责离家出走,投著名科班艺人王寿元(镇巴人)为师,并得清末汉阴文人李海南在文化知识和剧本鉴别方 ......[点击查看]
贺天星(1916~1985) 瓦庙子柳坝人。民国十七年(1928)被土匪王三春拉去做勤杂,后同匪部伙夫逃出,又被汉中军阀王志远部抓去当勤务兵。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西征路过西乡县钟家沟,贺天星在连长司会仁(共产党员)率领下 ......[点击查看]
阙治安(1906~1951) 八河道人,出身贫苦,早年被裹胁入陈定安匪部,民国二十二年(1933)逃回乡,被钟又可任用为自卫队分队长,后任庙目乡联保主任。钟又可死后,继任古道乡长。初,阙治安仅有钟又可送给他的3支枪,后增加到17 ......[点击查看]
徐贯之(?~1938) 本名徐忠恕,铁佛寺田梁人。民初曾就读于县乙种蚕业学校,毕业后随父学道,为人办丧祭事。民国二十年(1931)初,投驻军韩世昌任副官。3个月后回家探亲,闻乡亲哭诉韩部扰害民众事,大怒,遂脱离韩部,聚众造 ......[点击查看]
李静山(1889~1953)·邹达三(1910~1951) 李静山原名李德厚,又名李虎,毛坝关鲁家坊人;邹达三原为四川万源县大竹河人,2人俱系船工出身。李静山于民国六年(1917)在白河县羊尾山贩竹排,结识大土匪陈定安,后结拜为兄弟。 ......[点击查看]
姜子清(1914~1977) 又名姜太余,汉王城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为躲避拉丁,逃往镇安县甘岔河阮家纸厂帮工;民国二十四年(1935)10月参加红军74师。当时,红军主力离开陕南,形势十分险恶,姜子清跟随部队在鄂豫陕根据地坚 ......[点击查看]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十大元帅
开国元勋
开国少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上将
开国大校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