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吴炳荣 (1878—1941年)北海松表岭村人,青年时到北海经商致富,在珠海西开设胜隆号,专营日用陶瓷器及铁镬等炊具,又与人合资开设兴隆庄,经营生猪出口业务。民国17年(1928年)秋,投资大洋4000元在高德七星江畔创建 ...


  • 公元1909年-1991年 广西自治区北海海城区人物

    陈锡汉 (1909—1991年)北海市人。民国22年(1933年)高中毕业后立志从商,与人合资开办新工印务局,靠近进步人士和学生,受革命同志何醒予的影响,接受开明进步思想,继续承印合浦一中学生出版的《谬丝》期刊和抗战时 ......[点击查看]

  • 公元1901年-1982年 广西自治区北海海城区人物

    罗广庭 (1901—1982年)北海市人。著名微生物学家,著名医师。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民国1—6年(1912—1917年)在北海读中学,后考入越南河内大学医学院并获奖学金,毕业后返北海法国医院任医生。值国内第一次大革命时 ......[点击查看]

  • 公元1899年-1957年 广西自治区北海海城区人物

    伍瑞锴 (1899—1957年)字巩生,北海市高德人,民国19年(1930年)中山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一生主要从事教育事业,先后在北海香坪小学、合浦县立第一中学(今北海中学)、广东省立第十一中学(今合浦廉州中学)、广东省 ......[点击查看]

  • 公元1917年-1970年 广西自治区北海海城区人物

    赵世尧 (1917—1970年)北海市人。民国24年(1935年)合浦一中高中毕业。学生时代即参加地方革命活动,是-领袖。25年8—9月爱国将领翁照垣率抗日军队进驻北海期间,赵动员青年、学生支援军队的抗日行动,在北海掀起抗 ......[点击查看]

  • 公元1905年-1930年 广西自治区北海海城区人物

    沈卓青 (1905—1930年)女,北海市人。出身劳苦家庭,父亲是华侨,在南洋做苦工。沈卓青幼年随母在北海生活,9岁丧母,由张家收养。民国11年(1922年) 随张家几姐妹人贞德女子学校读书。大革命时期,在驻军第十师中的 ......[点击查看]

  • 公元1905年-1987年 广西自治区北海海城区人物

    周光耀 (1905—1987年)北海市人。民国14—16年(1925—1927年)肄业于香港大学。17—27年,先后在香港九龙民生书院、新加坡华侨中学和香港青华书院任教;28—30年就读广州岭南大学,毕业后至34年在广西灵山县中学任教 ......[点击查看]

  • 公元1947年-1996年 广西自治区北海海城区人物

    苏文进 (1947—1996年)北海市人。1975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89年8月毕业于中国函授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一级作曲家,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北海市文工团乐队指挥、市文化局艺术研究室主任、市 ......[点击查看]

  • 公元1886年-1931年 广西自治区北海海城区人物

    张洛 (1886—1931年)女,字倾城,以字行。北海火烧床村人,能诗词,工书画。约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前后,顺德人书画家、南社骨干蔡守(字成城、有守,号哲夫、寒琼等) 任职于北海洋关,与倾城邂逅结为伉俪。因得 ......[点击查看]

  • 公元1914年-1992年 广西自治区北海海城区人物

    张修 (1914—1992年)女,北海市人。别名达璐、允修。民国15年(1926年)在广州读中学,21年至上海参加文化、工人运动,23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上海文化总同盟秘密交通员、 上海沪东工厂支部联络交通员、教员等 ......[点击查看]

  • 清公元1821年-1896年 广西自治区北海海城区人物

    梁安真 (1821—1896年)字正源。北海外沙疍民。父梁大公,母石氏,生二子,安真为长子,弟安明,字正魁。清道光、咸丰年问,兄弟弃渔投军。安真随水师统带吴全美由广东“红单船”组成的水师,从福建赴南京与太平军作 ......[点击查看]

  • 公元1878年-1941年 广西自治区北海海城区人物

    吴炳荣 (1878—1941年)北海松表岭村人,青年时到北海经商致富,在珠海西开设胜隆号,专营日用陶瓷器及铁镬等炊具,又与人合资开设兴隆庄,经营生猪出口业务。民国17年(1928年)秋,投资大洋4000元在高德七星江畔创建 ......[点击查看]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