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方学 (1938~2012.11.10) 笔名苏堤。壮族。广西马山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武汉华中师院、湖北艺术学院。1963年应征入伍,历任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文艺团体干部,国防科工委政治部创作员。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 ...
王受(1503~1532) 壮族,原丹良堡(今属平果县)土舍。明嘉靖五年(1526年)与田州府土目卢苏造反,已占领思恩和田州府地。明王朝曾派都御史姚镆率兵征讨,但被卢、王打败。嘉靖六年初朝廷再命王守仁为总督,率兵镇压。 ......[点击查看]
林世就(1907~1990) 周鹿镇望周屯人,汉族,林锦臣之子。他是《那马县志草略》的抄写者,他保存下来唯一的《那马县志草略》手抄本,不但保存好,而且还详细续记了那马县历任县长的上任、离任时间,一直记至1950年。1 ......[点击查看]
韦文达,男,壮族,1917年12月出生,广西马山人,193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原广西南宁市矿务局财务科科长,享受处(县)级政治、生活待遇,享受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级医疗待遇、按自治区政府主席 ......[点击查看]
王言纪(1767~1833) 字肯堂,壮族,自山土司官。王任土官时,善于学习汉族文化,文学修养颇好。他主纂《白山司志》,于清道光12年成书。该志对白山司天文、地理、历史、民族风俗、经济、军事以及名胜、古迹等部作了 ......[点击查看]
王维翰(1678~1763)字介宗,壮族,白山土司官王一璋长子,承袭父职。他是清初著名的壮族画家。 王维翰“秉承父教”,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知识,富于文学才能,尤其精于音乐、绘画。家里藏有古琴数十具,唐宋以来名画百 ......[点击查看]
蓝鸿恩 (1924~1995)笔名兰林、草心。壮族。广西马山人。中共党员。1945年肄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历任中共武鸣地委秘书,广西省人事厅干部科副科长、文化局科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办公室主任、《广西文艺》杂志副 ......[点击查看]
王维相(生卒不详) 字介臣,壮族,自山土司官王一璋之子,王维翰的第六弟,清初名医。 他从小学习汉族文化,尤喜读我国古代医书,如《内经》、《素问》及长沙、河间、丹溪、车垣诸家著作,并深入研究,心神领会,又善 ......[点击查看]
农有资(1915~1977)壮族,州圩乡平山村南生屯人。1934年参加革命,1935年入党后任地下党武鸣县四坡中心联络站负责人,为右江革命活动联络带路。1937年春,州圩乡乡长陆天宝带领县警及民团早晨突然袭击南生和农格两屯 ......[点击查看]
李凤彰 又名李明甫(1887~1938.8),壮族,那马县州圩乡山城村坡马屯人。早年就读于南宁师范。 1920年任永固局统。为人直爽,打抱不平。1927年4月中共右江党组织派黄书祥到那马州圩一带进行革命活动。1928年春,在黄 ......[点击查看]
蓝袁氏(1831~1961)瑶族,原是今合群乡民族村合祥屯人。青年时嫁给同乡上龙村弄茶屯瑶族青年蓝四分为妻, 生育二男二女, 夫妻感情融洽, 合家欢乐。 其夫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去世,终年62岁。即寡居至终年,享年13 ......[点击查看]
覃继麟(1922~1986) 化名老西,壮族,加方乡加方村人。青年时就读于广东中德中学和南宁高中。1944年春回乡任加方中心校教师,1947年元月任隆山初级中学教师。 覃继麟在南宁高中读书时就受到了马列主义的熏陶,要求进 ......[点击查看]
岑瑛(1398~1478) 思恩州人,原是土思恩州知州岑永昌之次子。永乐四年岑永昌病重,由其长子岑瓛代知州。永乐七年(1409)五月昌卒,明王朝准岑辙瓛袭父职。永乐十八年,瓛卒无后,由其弟岑瑛袭知州职。 岑瑛颇有才能, ......[点击查看]
覃益(生卒不详) 字车桥,壮族,思恩府土目。嘉靖六年,思田地方卢苏、王受造反,覃益忠于朝廷,尽力保卫思恩府城有功,于嘉靖七年被委为古零土司世袭土巡检,是古零土司始祖。 覃姓名人堂覃绍余 (1891~1924) ......[点击查看]
韦成篇 又名韦耀德,外号白头翁(1892~1938.8),壮族,那马县州圩乡江庄村人。青年时代,离乡从军,在旧桂系军队任排长,他看到在旧军队混下去无法实现救国救民的抱负。1921年回乡在江庄小学任教,1926年在那马县立 ......[点击查看]
苏方学 (1938~2012.11.10) 笔名苏堤。壮族。广西马山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武汉华中师院、湖北艺术学院。1963年应征入伍,历任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文艺团体干部,国防科工委政治部创作员。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 ......[点击查看]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十大元帅
开国元勋
开国少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上将
开国大校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